占梦术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却对文学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古来多少文学大家在创作时以梦为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大量以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最早的如《诗经》,就有写梦的内容,曹植的《洛神赋》取源于一梦,而唐诗宋词中也不乏梦的篇章,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梦天》,苏轼的《江城子》。到了元明时期,以梦为依托的戏曲更多了,如关汉卿的《蝴蝶梦》、《绯衣梦》、《西蜀梦》等。汤显祖享誉世界的“临川四梦”可谓是梦的文学的兴盛之作。他的四部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都以梦为主题线索,表现手法也充满“梦幻”色彩,这在《南柯梦》和《邯郸梦》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到了清代,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把梦的文学推向了巅峰。它描写现实的同时,也尽力去塑造一个梦幻中的理想世界。现实与梦幻相互交错,真真假假,让读者为之沉醉。
现代文学家的艺术创作直接受到了明清时期的记梦小说的影响,在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残春》、茅盾的《子夜》中,都有不少对梦的描写,他们通过写梦来表现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
在古代,梦可以用文学来表示,文学中的梦也格外美丽,而到了现代社会,电影成为新的梦境表达方式。电影画面性的表达语言和梦境有着相似之处,所以令人觉察不出是看电影还是做梦。
意大利导演费里科·费里尼的经典作品《八部半》是一部梦的电影。费里尼把梦称为“我们告诉自己的寓言和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神话”,他说他在电影中力求创造“介乎幻想与现实之间令人拍案叫绝的模棱两可”。因此在电影拍摄手法上常有有些地方故意将现实的终止和梦想的开始弄得暖昧,他的电影中有许多长得奇形怪状的角色,布景超现实而突兀,这些都不可否认是依靠梦境启发得来的。而他的电影在荧幕上呈现出的色彩,非但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也是为了要表达“梦的概念与感觉”。
电影运用近乎魔术的手法玩弄影像于股掌之间,似乎是表达梦的最好方法。自然地,有些极负盛名的电影大师曾经利用梦发挥艺术的妙处。瑞典电影界巨人英格玛·贝尔格曼的电影与梦的关系比费里尼更进一步。他一直用相同的演员,久而久之观众对他们的脸孔十分熟悉,以致成为一种“范型”人物,当在看不同的电影时极容易混淆。正如一位批评家所说,他的作品整体上形成梦境重复的丰富画面。贝尔格曼欣赏这个比喻,说如果观众发现他电影中的梦跟自己的梦境相近,那就是最好的沟通。其电影中梦的特质,不管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保持着一种神像化,如同梦一般的演出。不过,贝尔格曼的作品不仅仅呈现了梦的画面,对他来说拍制电影和做梦一样,是人生的本质之一。
相对于和神学密切相关的西方梦文化,东方的梦文化似乎更加理性些。我国的先民早就意识到梦的矛盾性,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而古印度的智慧圣经《吠陀》对梦做了很多的讨论。
《吠陀》写于公元前1000年至1500年,书中已经把梦分为幸运的梦和不幸的梦,对梦的内容做了各种讨论。他们认为人每天做的最后一个梦是最重要的,很有可能成为现实。同时,梦和人的性情有着很大的关系,开心的人会做开心的梦,不开心的人就会做抑郁的梦。
在西方,对梦最早的记录来自于亚述帝国的泥简里,这个文明古国的人们将梦的神秘延伸到了公元前6000年。亚述人认为梦是和魔鬼作斗争的一种形式,只存在于睡眠中,不管这些梦的具体内容是好是坏,他们相信梦中的一切来自灵魂,甚至是来自地狱。
而埃及人相信梦来自神灵的启示,认为是对做梦人白天一切行为的劝告,要谨慎得失,同时也能解答做梦人对生活的疑虑。埃及还有一座梦神庙,如今很多占梦、释梦人都会聚集在那里。
与埃及文明同列的希腊文明也有自己的梦的理论,他们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称之为梦神,认为做梦和医学有关。做梦是眼睛对身体灵魂的察看,可以借此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和身体健康状况。
有关梦的认识和处理,在我国历史上,开始时称为“占梦”,后来又叫“解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官方和民间就十分重视解梦了,可以说在战国时期有关梦的说明已经形成了一套理论。
原始人迷信梦是不自觉的,因为他们有限的知识经验无法提供对梦的合理解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活动日趋频繁,人们想要预兆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从不自觉的接受梦兆转化到自发的寻求梦兆,逐渐形成了占梦。在《诗经》、《内经》中都对梦的形成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其中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周公解梦全书》、《搜神记》、《占梦书》等,当然这些都是从唯心的视角和观点来认识和解释梦境的,因此显得十分牵强。
在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记载了黄帝占梦的故事,这是最早有关占梦的记录。对占梦活动,具有可靠文字记载的资料,应该说是从殷商时期开始。在殷人的甲骨文字中已经出现规范的“梦”字,甲骨卜辞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殷王占梦的文字。到了周朝占梦活动就更为频繁,武王伐纣时,就以梦见“戍商必克”的梦鼓舞了人心。所以周朝设立了专职的占梦官,占梦成为了专项职业。
秦汉以后的占梦现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关占梦活动开始从官方的一种宗教信仰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的一种世俗迷信。而随着占梦活动的愈演愈烈,许多专门记载占梦的书籍出现了。有关梦现象的奇特作用的记述和借用梦境来进行的文学创作,则散布见于各种正史和野史之中。
自元代开始,梦在戏剧上频频出现,有关汉卿的《蝴蝶梦》、《西蜀梦》、《窦娥冤》,马致远的《黄粱梦》,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梦的故事至今还感染着许多人。到了清朝,中医医疗典籍中开始出现大量有关梦的记录。清朝的医学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一书中第一次把梦同脑髓疾病联系起来,尽管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后来医学家的认可,但是对科学释梦的进步意义重大。
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人,他又被称为“医学之父”,他所作的医学研究为后人敬仰。除此之外,他一直对梦很有兴趣,常常做些讨论。希波克拉底认为梦是一种先兆,即“先进行的事情”,人体的各种病症可以在梦中得到体现,比如梦见河流是因为泌尿系统有问题。
希波克拉底称,人在睡眠是大脑不再受外界影响,因此能觉察到身体中微小的变化,能把白天储存在大脑中而不被重视的信息提取出来。尽管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已经有很强的科学意识了,但他还是认为梦和神灵启示是有关的,占星术与梦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亚里士多德不相信人们睡眠是为了做梦,他打破了自然和做梦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做梦和人的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睡眠是因为身体中的热量进入了头脑,在头脑中聚集促成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总在饭后打盹。亚里土多德撰写了三本和梦有关的书籍,他说人在梦是睡眠者的心理活动,梦见火是因为被子太厚等等此类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摒弃了梦源于神灵的观点,他称动物都会做梦,而这一点到了20世纪中期才得到科学的证实。
弗洛伊德可谓是梦的学说奠基石式的人物。他生于摩拉维亚,在维也纳学医,他从很多临床病人的研究中得到了启示,开始讨论梦的形成。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和梦有关的书,如《释梦》、《精神分析引论》、《论梦》等等。他在《论梦》中指出,梦的作用是维持睡眠,而不是影响睡眠。
弗洛伊德发现病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病体的恢复有着很大的作用,据此提出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他认为梦是用来调节人白天所经历事物产生的影H向,是人性压抑后的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促成了人的睡眠形成。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本我就是最本能的反应,因此欲望就不仅仅来自于身体器官的快感,它还受其他求生的本能、自我保护的本能等的影响。梦是自我和本我的交战,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冲突中的本我欲望。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梦的来源有白天的残念、各种身体刺激、童年的经验以及人类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和压抑的欲望结合形成了梦。梦的内容分为显梦和隐梦,而释梦是通过对梦中意境的想象,剥去层层表象,从而揭示出梦的深层意义。弗洛伊德称隐梦所包含的无意识的冲动伪装转化成显梦中的内容才是真正的做梦的过程。
弗洛伊德还提出,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梦可以调节睡眠者白天所产生的影响,并可以保护睡眠不受侵扰,人做梦是为了能继续睡眠。
在释梦过程中,象征作用有时可以帮助释梦人节约大量的时间去解梦,因此需要释梦人熟悉各种梦的象征、梦者的相关情况和做梦前的情况,这样才够全面,因为同一个梦境可能有多个解释。
荣格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他对梦的情感几近疯狂。他觉得梦是一种创造,因为无法确定梦的动因,究竟是生理需要还是一种外物推进。荣格关于“梦收集一种来自我们黑暗面的神秘信息”的解释与弗洛伊德很不相同。
荣格认为,梦是独立的,每个梦都有自己的意义,因此不能做系统阐释,只能进行个案分析。另外,荣格将做梦人的生活经历乃至种族因素都放到了释梦所必须考虑的范围,认定个人的无意识来自其族群的集体意识,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梦的学说。
荣格认为梦是可以遗传的,一个家族祖先所经历的事件会在心灵乃至细胞上留下记忆,而这种记忆会传承到后代身上,这样一来后人就能具备前人的知识见解,而这种见解只在梦中出现。这种特殊的遗传被荣格称作原始痕迹。原始痕迹是抽象的,是一种隐约感觉,是倾向,这种倾向在梦中才能出现,而且极富形象性。前人的思想通过形象的事物传达出来时,后人可能就无法理解了。
荣格认为梦可以显示我们心中的原始人,这个原始人是世代祖先的遗传。如果我们能做到仔细分析理解梦,就如同认识了许多“原始人”,那么先人的智慧和经历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帮助。当然,不是所有的梦都有同等的价值的,有些梦只涉及琐事,不大重要,而那些包含了原始人意义的梦则充满神秘和震撼。
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门生,他和他的老师一样,在梦的学说研究上开辟了自己的天地,他认为梦是自我欺骗和自我催眠。阿德勒把梦看做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用来激发自己的内在情绪的,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在梦中得到了实现。
在阿德勒的眼中,梦是白天活动的延续,白天一切的行为都有一个指向,而到了梦境里这种指向会更加明确,会为将来要发生的事实进行一次预演。而对于梦的象征和族群影响,阿德勒认为特定社会有特定的梦境内容,他相信梦中的内容都是从现实中借鉴来的。
百变的摩尔莆神是“睡梦之父”,据称能把我们带入梦的世界,并使人从中获得灵感。得到灵感就是“把生命吸进来”,原意指当你吸入第一口气后,灵魂就来到身体之中。在这样的梦里,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想,它们足以让你的生活产生根本改变。很多充满灵感的梦都是很清醒的梦。
所谓清醒的梦,是指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而不必等到醒来之后才对梦境进行追忆。在这种梦里,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你可以尝试跟新的情人坠入爱河,可以尝试刺激的体育运动(你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去尝试),而且你知道可以随时改变任何不喜欢的情节。清醒的梦展示了我们无限的创造力:我们能够在空中飞翔、到太空探险;我们能够解决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能够治愈自己和别人的疾病;我们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在清醒的梦里,我们能够消除界限,进入意识中的更高层次。
有些梦非常生动鲜明,几乎使我们透不过气来。醒来后,我们知道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梦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心理分析家荣格把这种梦称为神圣的梦,因为这种梦能给人带来神秘的感觉,而且具有命令的成分。做梦者醒后,常常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梦的影响。荣格说,这种梦是“心灵宝库中最珍贵的珠宝”。在生命中你将发现很多这样的梦。
下列的这些表示可以帮助你辨认神圣的、可能带来重大改变的梦:
比通常的梦清晰,让你无法忘怀;
跟你平常做的梦不一样;
促使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
在面临压力或者危机的时候让你保持镇定;
在踌躇不前的时候给你前进的信心;
给你勇气接受死亡或者损失;
给你带来更强的精神动力,鼓励你探索生活的意义;
帮助你认识到自己巨大的潜力。
初始梦即指做梦者向解梦者陈述的第一个梦。这类梦往往以奇异:怪诞的特点而给梦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梦往往较能反映出梦者整个潜意识的情况。比如,有个女人曾对解梦者陈述了这样一个初始梦:
她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外站着老虎、野狼等猛兽,它们都不怀好意,凶恶地看着她。经过解析,这个梦是反映了梦者对自己本能的恐惧(野兽代表她自身某种不能驯服的本能)。
再如,有个男人的初始梦是:他梦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小鸟一样,虽然能够尽情歌唱,却无法自由地展翅飞翔。这个梦就表示出了,梦者想表现自己而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与阻碍。
这两个人的梦境虽然有差异,但都明显地显露出当时他们受压抑的处境,而他们对这样的处境又无法摆脱。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研究认为,早期的记忆与梦具有同样的意义,它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或是个性特点。
重复梦是指那些在梦境中经常出现、内容相同或相似,或者同一主题的梦。无论是精神分析学家还是医学家,都很重视这类梦。这类梦经常发生在具有各种身心疾患的人身上,常常是某种躯体疾病的预示。
从心理角度来看,它通常也是一生生活的主题、基调的表现,往往是了解他(她)不健康的心理症结或他(她)本人生活风格的关键。如一个15岁的少女,生长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父亲是一个酒鬼,常常粗暴地殴打她,母亲也作风败坏,可怜的女孩经常缺吃少穿。从10岁起,她曾自杀过两次,但都未能实现,从她记事起,她就常常做下面的梦:
她自己掉在一个大坑里,非常害怕,想尽各种方法想爬出去,并且有几次已经扒住坑边,可是,这时有人走过来,踩住了她的手,她只好再松开手,又掉到了坑底。
上述的梦对于那个女孩来讲,如果只出现过一次,可以认为是梦者在特定困苦的环境中产生的恐惧,但若反复出现,贝U很明显地奠定了这个女孩一生悲剧性的基调。